芯片测试座(Socket)是半导体测试环节的关键组件,其中钻孔板与浮板作为核心结构件,承担着固定探针、精准导向芯片的重要职能。在测试过程中,这两类部件需频繁与芯片引脚、探针接触摩擦,长期处于插拔磨损、温度波动的工况下,因此对材料的耐磨性、尺寸稳定性、耐温性、绝缘性提出极高要求。
当前市场中,芯片测试座结构件材料主要分为普通材料与工程材料两类。普通材料以 FR4 为主,因性能短板已逐步被淘汰;德诺嘉电子芯片测试座工程师介绍:工程材料则包括聚醚酰亚胺(PEI)、聚苯硫醚(PPS)、聚酰胺 - 酰亚胺(Torlon PAI)及聚醚醚酮 + 陶瓷(PEEK + 陶瓷)复合材料,凭借优异的耐磨、自润滑及耐温性能,成为主流选择。下文将从材料外观、核心性能、应用表现三方面,对五类材料进行详细对比。
二、各类材料性能详解
FR4 是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板的简称,属于芯片测试座结构件的早期常用材料,目前因性能不足已逐步退出主流应用。
从外观来看,FR4 多为淡黄色或淡棕色板材,表面平整度一般,加工后易产生毛刺。在核心性能上,FR4 的短板十分突出:耐温性较差,长期使用温度仅为 120-150℃,当测试环境温度升高时,易出现热变形;耐磨性弱,与探针、芯片的频繁摩擦会快速造成表面损耗,产生碎屑;机械强度一般,长期受力后易出现翘曲,导致探针定位精度下降。
在实际应用中,FR4 制作的钻孔板和浮板存在明显缺陷:长时间测试后,磨损产生的毛刺会刮伤芯片引脚,碎屑会影响探针与芯片的接触稳定性,导致测试数据波动;且其绝缘性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,在高功率芯片测试场景中,易出现漏电风险。目前仅在低频率、低精度的简易测试座中少量使用,属于逐步淘汰的材料类型。
PEI(中文名称聚醚酰亚胺)是一种非结晶性热塑性工程塑料,在工程材料中属于入门级选择,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中等的测试场景。
外观上,PEI 为琥珀色透明固体,板材透明度高,加工后表面光滑,无明显毛刺,可通过外观直接观察内部探针排布情况,便于测试过程中的视觉检查。核心性能方面,PEI 具备基础的工程材料优势:耐温性较好,长期使用温度可达 - 160℃至 180℃,热变形温度为 220℃,能适应大多数常温及中低温测试环境;机械强度优异,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与韧性,不易因插拔力导致开裂;绝缘性能稳定,在宽温度范围内绝缘电阻变化小,可满足一般芯片的绝缘需求。
但 PEI 也存在明显局限:耐磨性在工程材料中处于较低水平,虽优于 FR4,但长期高频测试后仍会出现表面磨损,需定期更换;无明显自润滑性,与探针的摩擦系数较高,可能增加探针损耗速度;耐化学性一般,接触酒精、丙酮等常用清洁剂时,表面易出现溶胀,影响尺寸精度。因此,PEI 多应用于测试频率较低(日均测试次数<500 次)、芯片功率较小的场景,如消费电子领域的中低端芯片测试座。
(三)工程材料:PPS(聚苯硫醚)
PPS(中文名称聚苯硫醚)是一种高结晶性热塑性工程塑料,分子结构由苯环和硫原子交替排列构成,在耐温性与机械刚性上表现突出,适用于对耐温有一定要求的测试场景。
外观上,PPS 为白色不透明固体,板材密度高、表面光洁度好,加工后尺寸精度易控制。核心性能方面,PPS 的优势集中在耐温与刚性:长期使用温度可达 260℃,在 400℃的空气或氮气环境中能保持结构稳定,可适应高功率芯片测试时的温度升高;刚性极佳,弯曲模量远高于 PEI,制作的钻孔板能精准固定探针,不易因探针压力出现形变;耐腐蚀性能较好,对酸、碱溶液(除强氧化性酸外)有良好耐受性,适合在有轻微腐蚀性的测试环境中使用。
然而,PPS 的短板也较为明显:质脆易裂,抗冲击性差,德诺嘉电子芯片测试座工程师指出:在测试座组装或插拔芯片时,若受力不均易出现裂纹;无自润滑性,耐磨性仅略优于 PEI,长期使用后表面易出现划痕;不耐有机溶剂,接触苯、汽油、四氯化碳等溶剂时,会发生溶胀甚至溶解,导致结构损坏。因此,PPS 多用于测试环境稳定、无有机溶剂接触、且对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,如工业控制芯片的中高温测试座,但需避免频繁的冲击与振动。
(四)工程材料:Torlon PAI(聚酰胺 - 酰亚胺)
Torlon PAI(中文名称聚酰胺 - 酰亚胺)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,在工程材料中属于中高端选择,综合性能均衡,适用于对耐磨、耐温、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测试场景。
外观上,Torlon PAI 为黄褐色固体,板材表面细腻,加工后无毛刺,尺寸精度高。核心性能方面,Torlon PAI 展现出全面的优势:耐温性优异,空气中允许工作温度高达 250℃,在该温度范围内能保持最佳的尺寸稳定性,热变形温度超过 280℃,可适应高功率芯片的长期测试;耐磨性突出,具备优秀的摩擦性能,摩擦系数低,且磨损量仅为 PEI 的 1/5、PPS 的 1/3,长期高频测试后表面仍能保持平整;机械性能均衡,兼具高强度与一定韧性,抗冲击性优于 PPS,不易开裂;此外,还具备突出的抗紫外线性能、优越的抗高能辐射性能,以及固有的低可燃性,在户外测试或特殊环境(如辐射检测场景)中也能稳定使用。
在应用表现上,Torlon PAI 制作的钻孔板和浮板,能有效减少探针磨损,延长探针使用寿命,同时避免因材料变形导致的测试偏差。其唯一不足是价格高于 PEI 与 PPS,因此多用于中高端芯片测试座,如汽车电子芯片、航空航天芯片的测试场景,尤其适合日均测试次数>1000 次的高频测试需求。
(五)工程材料:PEEK + 陶瓷(聚醚醚酮 + 陶瓷复合材料)
PEEK + 陶瓷是聚醚醚酮(PEEK)与陶瓷颗粒(通常为氧化铝或氮化硅)的复合材料,其中 PEEK 为基体,陶瓷颗粒为增强相,是目前芯片测试座结构件材料中的最高端选择,综合性能最优。
外观上,PEEK + 陶瓷为灰白色固体,板材密度高、表面坚硬,加工后尺寸精度可达 ±0.005mm,能满足高精度探针定位需求。核心性能方面,PEEK + 陶瓷在各类指标上均处于领先水平:耐温性卓越,纯 PEEK 的长期使用温度已达 260℃,加入 20%~30% 玻璃纤维增强后,热变形温度可提升至 280~300℃,远超 PPS 与 Torlon PAI,能适应极端高温测试环境;
耐磨性与自润滑性最佳,陶瓷颗粒的加入大幅提升了表面硬度,磨损量仅为 Torlon PAI 的 1/4,且复合材料自带自润滑效果,与探针的摩擦系数极低,可最大程度减少探针与结构件的双向磨损;机械性能强悍,具备优异的抗压性与抗冲击性,抗压强度是 PEI 的 3 倍、PPS 的 2.5 倍,长期受力后无明显形变;此外,还具备稳定的耐辐照性、绝缘性与耐水解性,在潮湿环境或有辐射的测试场景中,性能无衰减,且对酸、碱、有机溶剂均有极佳的耐受性,清洁过程中无需担心材料损坏。
在实际应用中,PEEK + 陶瓷制作的结构件,能满足超高精度、超高频、极端环境下的芯片测试需求,德诺嘉电子芯片测试座工程师指出:如半导体晶圆级测试、大功率芯片老化测试等场景,测试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均为各类材料中最优。其唯一局限是成本较高,仅在对测试精度与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高端领域(如芯片研发、航天芯片测试)中广泛应用,但随着半导体行业对测试精度要求的提升,其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。
三、五类材料综合性能对比表
材料类型 | 外观特征 | 长期使用温度 | 热变形温度 | 耐磨性 | 自润滑性 | 机械性能(强度 / 韧性) | 耐腐蚀性 | 绝缘性 | 应用现状与场景 |
FR4 | 淡黄 / 淡棕色 | 120-150℃ | ≤180℃ | 差 | 无 | 一般 / 一般 | 较差 | 一般 | 逐步淘汰,仅用于简易测试座 |
PEI(聚醚酰亚胺) | 琥珀色透明 | -160-180℃ | 220℃ | 中等 | 无 | 优异 / 良好 | 中等 | 良好 | 入门级工程材料,中低端芯片测试 |
PPS(聚苯硫醚) | 白色不透明 | 260℃ | ≤260℃ | 中等 | 无 | 一般 / 差(质脆) | 良好 | 良好 | 中温刚性需求场景,无溶剂接触 |
Torlon PAI | 黄褐色 | 250℃ | >280℃ | 优 | 弱 | 优异 / 良好 | 优 | 优 | 中高端芯片,高频测试场景 |
PEEK + 陶瓷 | 灰白色 | 260℃ | 280-300℃ | 极优 | 优 | 极优 / 良好 | 极优 | 优 | 高端高精度、极端环境测试 |
结合芯片测试座的工况需求与材料性能差异,德诺嘉电子芯片测试座工程师指出在选型时需重点关注测试频率、环境温度、芯片精度、成本预算四大因素,具体建议如下:
低频率、低成本场景:若测试频率<500 次 / 日、芯片精度要求较低(如消费电子中低端芯片),且预算有限,可选择 PEI 材料。其透明性便于视觉检查,基础性能能满足简易测试需求,成本仅为 Torlon PAI 的 1/2。
中温、刚性需求场景:若测试环境温度较高(180-260℃)、对结构件刚性要求高(如工业控制芯片测试),且无有机溶剂接触,可选择 PPS 材料。需注意避免频繁冲击,防止材料脆裂。
高频、中高端场景:若测试频率>1000 次 / 日、芯片精度较高(如汽车电子芯片),且对耐温、耐磨有一定要求,Torlon PAI 是最优选择。其综合性能均衡,能平衡性能与成本,使用寿命可达 PEI 的 3-5 倍。
高精度、极端环境场景:若测试精度要求极高(如晶圆级测试)、环境温度>260℃,或存在潮湿、辐射、有机溶剂接触(如芯片老化测试),需选择 PEEK + 陶瓷材料。虽成本较高,但其能最大程度保障测试稳定性,减少设备维护成本。
淘汰材料规避:除非特殊 legacy 测试座替换需求,否则应避免选择 FR4 材料。其易磨损、稳定性差的特点,会导致测试数据偏差,增加芯片损坏风险,长期使用成本反而高于工程材料。